吃過午飯,
郝逢春跟著傅東虎去其他工廠調研,只留下了陳露陽一個人守在小汽車前面。
過了不一會兒呢,
兩個農民打扮的大叔靦腆的站在小汽車旁邊,試探問道:
“同志,這小汽車能坐不?”
“能!當然能!”
陳露陽見來人,馬上熱情的招呼。
聽見能上車,大叔摸著車門,坐進小汽車。
“這座兒坐的真舒服??!可比咱們公社的拖拉機得勁多了!”
大叔左看看右看看,又伸出手摸了摸儀表盤和掛擋,眼睛里都是驚奇。
陳露陽笑問:“叔,你們是哪個公社的???”
“我們是楊樹林公社的!”
一名大叔憨厚一笑,問道:
“同志,你們這個車能有多少斤???”
陳露陽:“1000公斤左右,三排座椅能坐7個人!”
“中、后排座椅能折疊,既能當床又能拉貨。”
“多功能!”
“杠杠霸勁!”
陳露陽不遺余力的夸著自家工廠的小汽車。
一邊說,
陳露陽還一邊招呼著旁邊感興趣的同志,讓他們也上車一起轉轉。
反正這個車能裝好幾個人,能一次拉四個人最合適不過了。
終于,一個大娘禁不住陳露陽的鼓動,也登上了車。
陳露陽高興的坐在駕駛位上,道:“咱們現在出發(fā)了!”
……
陳露陽本就是樂意嘮嗑的人。
上了車,陳露陽就開始一邊介紹車,一邊跟車上的大叔大娘們嘮嗑。
“以往我們都是用板車推,把菜運到市里?!?/p>
“眼看秋天的菜都要下來了,”
“正好最近這兩年公社有了些錢,我們也想搞個小車,方便把菜運進來?!?/p>
大叔坐在小汽車里,一臉的驕傲高興。
陳露陽發(fā)自肺腑道:“叔,這年頭能買的起小汽車的公社可不多,你們公社發(fā)展的挺好!”
說到這,大叔頓時滿臉驕傲。
“我們可是市里表彰過的先進公社!”
“去年我們書記還參加了全市表彰大會,胸前帶著大紅花呢!”
大叔越嘮越是打開話匣子,轉身問向大娘。
“同志,聽你口音不是本地人,您是哪來的?”
大娘爽朗道:“我是片兒城來的,家里養(yǎng)雞?!?/p>
“這次尋思來,本想著瞧瞧有沒有便宜三輪摩托車賣,那成想被這小伙子給拉到了車上?!?/p>
陳露陽樂道:“大娘,您都要買三輪摩托車了,看來這養(yǎng)雞規(guī)模也挺大??!”
“您家里養(yǎng)了多少雞???”
提到養(yǎng)雞,大娘的臉上簡直樂開了花。
“不多不多,1000只!”
嚯!
陳露陽頓時愣了。
就連剛剛炫耀公社成就的大叔都驚訝了。
“大姐,您家里自己養(yǎng)了1000只,還是全村一共養(yǎng)了1000只啊?”
大娘笑道:“是我自己養(yǎng)的!”
“我家里孩子多,但是男人工資低,根本養(yǎng)不起一大家子人?!?/p>
“我東拼西湊借了點錢,養(yǎng)了1000只雞,結果還真就養(yǎng)起來了~”
陳露陽透過后視鏡,仔細看了看大娘。
突然,
他開口問了句;“大娘,您是不是那個蘇小英啊?”
大娘愣了:“你咋知道我???”
陳露陽這一下樂了。
“我咋不知道你!你登過報啊!”
之前,陳母從收發(fā)室老田手里拿回來的報紙。
除了有陳露陽和軍軍的部分,其余全都扔到廁所當草紙了。
陳露陽無聊,就一邊蹲一邊看報。
而其中一個小小的報道,就是片城兒的一個普通農婦,通過養(yǎng)雞成為了片城兒農村的第一個萬元戶。
只是那個報道很小,給的照片也小。
陳露陽只是對事兒有印象,對人還沒怎么在意。
沒想到今天竟然看見真人了!
蘇小英沒成想在這竟然有人認識她,登時不好意思起來。
陳露陽見她承認,心里登時激動起來。
萬元戶啊這可是!
這時候的一萬元,那堪比富豪了!
這個生意一定不能錯過!!
“大娘,你要讓我說,買三輪摩托車真不如買我們的小汽車了!!”
陳露陽開始熱情推銷起來。
“雞跟菜還不一樣,那是活物,運輸過程得尤為注意?!?/p>
“萬一道上碰見個刮風下雨的,小汽車可以遮風擋雨,但是三輪摩托車可就得挨澆了?!?/p>
“回頭雞要是生了病,那可咋辦!”
蘇小英聽到這,臉上也露出猶豫。
她買三輪摩托車,就是為了保障運輸買賣。
雖然摩托車比板車強,但是陳露陽說的對。
雞這東西不生病還好。
一旦生病可就是成片成片死。
與其買個三輪摩托車,倒真不如買小汽車了。
陳露陽接著推銷:
“而且我們這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