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島的「坐標」之外,羅蘭還帶走了一個‘任務(wù)預(yù)告’——伊妮德說,在圣誕節(jié)后,他可能得和費南德斯去一趟布里斯托爾。
據(jù)當?shù)亟虝?,有人曾在市區(qū)里見過‘天使’。
來信中附帶了一根潔白的、兩三指長的羽毛,經(jīng)教會和審判庭雙鑒,這的確來自‘天使’。
天使。
這對羅蘭來說…
又一個還沒學到的知識了。
天使是召喚生物。
和異種不同。
召喚生物合法。
它們屬于神靈,屬于準則,屬于道路,屬于一個個教會。
信奉不同冠神的儀式者,掌握著各自道路的召喚儀式。
譬如圣十字。
「審判之路」的召喚生物是一股具有活性的‘圣焰’。
「智慧」兩條路。
「沉思者」是燈跡,「巧匠」則是汽靈。
至于天使——
這具有代表性的圣潔生物,來自「慈悲之路」的召喚儀式。
即《伊甸經(jīng)》中描述過的,擁有潔白雙翼,唯虔誠、高貴、善良者才得見的恩惠。
召喚生物會于存在時間內(nèi)聽從儀式者的號令。
但舉行這種儀式,通常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據(jù)伊妮德講,召喚天使的儀式,其中素材就用到了‘虔誠者的心臟’,以及‘七根同年出生,同時死去的白天鵝的尾羽’。
總之,麻煩且苛刻。
一般來說,當儀式者將進行召喚儀式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為接下來的戰(zhàn)斗做準備。
除此之外,就是祭典。
比如圣十字每年的「奉獻儀式」,由當代圣女在主教及虔誠修士們的見證下召喚天使。
不過這還不是羅蘭眼下要考慮的。
伊妮德交給他一張面具。
它記錄著金島的坐標。
「你最好小心點?!?/p>
-
妮娜小姐的記憶里提到過金島?
「對?!?/p>
「我建議你先想想,你能付出什么?!?/p>
「金島上有不少人常年收集知識,伱甚至能和舉辦方做交換——想想吧,每個人,每一次參加都要付出一個‘秘密’作為門票?!?/p>
「就算大多數(shù)是無意義的,可作為舉辦方,這些年來究竟掌握了多少?」
-
你既然這么說了,一定有好的建議啰。
「一周小牛排加一周龍蝦派?!?/p>
羅蘭……
就上次在蘭道夫家用餐,扳手愛上了那道‘土豆龍蝦派’。
把肉質(zhì)鮮甜清脆的龍蝦肉裹進土豆泥里,澆上鳳尾魚香汁和檸檬汁。如果不喜歡土豆泥,還可以直接伴著蛋黃醬吃。
-
幸好我漲了工資。
-
成交。
「蘇月的記憶里有許多可以當做‘秘密’來交換的,到時候會告訴你。順便,你可以找一個叫‘海倫·霍金斯’的女人?!?/p>
-
海倫·霍金斯?
「她屬于流浪者營地,干著掮客的活——只要有同等價值的知識或秘密交換,你也許能從她手里得到你想要的。」
-
這也是妮娜小姐記憶中的…
「沒錯?!?/p>
羅蘭沒什么需要準備的。
入夢對于他來說已經(jīng)和諷刺扳手一樣容易了。
回到藥鋪后,羅蘭和沙發(fā)上的叔叔打了招呼,飛快上了二樓。
把面具放在枕下。
然后…
等待波濤送他入夢。
…………
……
金島之所以被稱為‘島’,恰恰因為外來的儀式者需要‘乘船’進入。
當羅蘭再次睜開雙眼前,先聽見了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
嘎吱作響的航船被一峰峰波浪搖晃著。不需要海圖,舵或風帆,甚至不需要風。
無腳的木船仿佛知道目的地在哪,隨潮水起伏,緩緩穿梭于夜幕下的礁石叢林。
寂靜無光的汪洋中唯有海浪聲和呼吸聲,羅蘭被黑暗籠罩著,又被視線中環(huán)環(huán)白色的烈焰點亮雙眸——它們無法穿透船首的團團黑霧,仿佛一場無休止的噩夢,不知要將做夢者帶去哪一座地獄。
他抓不住夢境里的時間,不知道每一分每一秒究竟何時流逝——但這里沒有白日,航船至少被海浪像搖嬰兒一樣搖了一整晚或更多晚。
咸腥味越來越濃,一個黑夜接著另一個黑夜。
本能使人在黑暗中變得格外敏銳,特別是穿過那些晦暗黑霧時。
就像掀開一層層黑色的布罩,自投羅網(wǎng)地鉆進一個擁擠的籠子里。
直到觸礁。
木船發(fā)出‘砰’的一聲,震動著,窸窸窣窣的砂礫摩擦聲。
直到這一刻,眼前黑色的迷霧才豁然散去。
——那是一座巨大的、依山而建的石城。
灰色的山脊只短暫出現(xiàn)了一瞬,須臾消失在層層黑霧之中。
木船前亮著微弱的火光。
有人提著油燈,站在岸邊,遙遙向羅蘭眼前舉了舉,似乎早已習慣這些人的‘呆滯’。
“我猜您是第一次來金島,先生或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