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聽完內侍文忠的稟告后,只是笑意盈盈的看了一眼齊王李佑。
長安城這么大,李承乾也不可能完全監(jiān)視魏王。
但如果是預測到其動向,就要簡單許多了。
李泰特意去找齊王,房玄齡的謀劃,脈絡就變得清晰很多了。
大概是想通過齊王謀反這里,把自己重新扯進去了。
說到底,無非就是偽造證據,污蔑自己。
那就算不得太大的事情。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李承乾也不用擔心什么。
只是感覺房玄齡辦事,不會這么簡單吧。
他跟了二鳳那么多年,還不了解二鳳的性子?
在沒有鐵證如山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廢自己的太子位。
宴席上,眾多皇子的心中都松了口氣。
從太子的態(tài)度,他們能感覺到,太子對自己這些弟弟們,是有感情的。
即便是齊王涉嫌謀反這樣的罪過,現在太子都在幫助他。
而且讓他從禁足中出來,參加這次的宴席。
對于眾王來說,這是最好的訊號了。
“他們的養(yǎng)氣功夫真不錯,都這樣了,還跟沒事人一樣?!?/p>
宴席過半,基本上也就散場了。
漢王李元昌說的是崔文圣,本來是想看他好戲。
結果崔文圣坐在高賓桌,談笑風生,言笑晏晏。
這就讓李元昌很郁悶了。
“讓他笑吧,笑不了多久了?!?/p>
“有消息報,高麗王族的人,來了長安,未曾通過鴻臚寺?!?/p>
李元昌頓時反應過來:“清河崔氏跟高麗勾結?他們要叛國嗎?!?/p>
李承乾微微搖頭:“他們的眼里,何曾有過大唐。”
李元昌當即道:“抓住他們的證據,交給陛下處置,讓清河崔氏吃不了兜著走。”
“尤其是這個崔文圣,必殺之?!?/p>
李承乾還是搖頭:“殺個崔文圣,能對清河崔氏有什么影響,就算是怪罪下去,進行核查,最后也牽連不到清河崔氏身上。”
清河崔氏這等世家大族,不是殺一些為首的人,就能解決問題的,反而是在幫清河崔氏解決問題。
什么叫世家大族,可不是幾十人,幾百人的概念。
而是清河崔氏,十數萬人。
這只是在戶部造冊的崔姓,預測還有更多的隱匿人口,包括他們麾下的佃戶,長工等等。
這才是國中之國。
若是一個鬧不好,清河崔氏召開個家族會議,那是真的要造反的。
且五姓七望沆瀣一氣,長年聯姻。
一旦清河崔氏帶頭造反,另外六望族,大概率是要跟風的。
這么一搞,大唐可就直接回到隋末亂世了。
話說回來,世家大族內部也是山頭林立,各有想法,殺了崔文圣,自然有人頂上。
這也是為什么唐朝沒有牽連,或者誅九族的說法。
今日下詔敕誅九族,明天就能冒出幾十萬反賊。
“那咱們就不管了?”李元昌納悶道。
李承乾無語:“都勾結高麗叛國了,當然要管?!?/p>
“然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國?!?/p>
“首先我們要知道,高麗的需求是什么,既然沒有通過鴻臚寺,那自然就不是想要跟我大唐臣服?!?/p>
“這目的是不是就很清晰了?!?/p>
漢王李元昌遲疑了下,點點頭:“是?!?/p>
什么目的?他不知道。
不過太子說清晰了,那就是清晰了。
李承乾繼續(xù)道:“高麗想要內應,甚至是在長安有不同的聲音,以此亂局,畢竟他們也沒底氣跟信心,能夠應對大唐的進軍。”
“而清河崔氏是魏王黨最有有力的支持者,他為什么要勾結高麗?”
“崔文圣勾結高麗,這里頭會有魏王的陰謀嗎,還是房玄齡的謀劃?!?/p>
“你說,有沒有這種可能,崔文圣勾結高麗,是受到了魏王或者房玄齡的授意,他們想在我大唐征討高麗之際,行魑魅魍魎之事。”
“比如,借高麗之手,謀害孤。”
“孤若死在戰(zhàn)場上,太子的位子,是不是就到了魏王身上。”
李元昌一愣,隨即怒發(fā)沖冠:“魏王竟然如此歹毒,定要稟告陛下,拿魏王問罪。”
李承乾無奈的擺擺手:“我是說假設?!?/p>
“??!”
李元昌有些懵,怎么又成了假設了。
而后反應過來,方才那話中含義。
“殿下,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做。”李元昌問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想要完成此計,其中關鍵,在于高麗王族?!?/p>
“這些話,不能從我們的口中說出來,而是要從高麗王族的口中說出來。”
李元昌感覺腦子有些不夠用:“他跟崔文圣合作,又怎么會幫我們說話?!?/p>
李承乾淡淡道:“只要是人,就會有弱點,所以這就需要接下來的調查了?!?/p>
“找到他的弱點,掌控他的把柄,此事自然就成了?!?/p>
李元昌不知道怎么說,他感覺這是辦不成的事情。
不過看到太子好像很有把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