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道“然而,天妒英才,元狩六年,武帝打算再一次對匈奴出兵,徹底解決匈奴單于主力時,霍去病因病離世,年二十四歲!”
大漢朝最年輕最璀璨的那顆將星就此隕落,李念的話讓嬴政、蒙恬、蒙毅陷入沉默,他們在心里想過霍去病的很多結(jié)局,但沒想過霍去病會在二十四歲時就病死了。
那個十八歲出征,十八歲封侯,二十二歲“封狼居胥,飲馬瀚海”,殺得匈奴漠南無王庭的年輕人就這樣死了?
雖不為霍去病的君主,沒和霍去病生在同一時代,三人心里依舊為霍去病惋惜唏噓,惋惜其才,唏噓其命運,當(dāng)真天妒英才。
嬴政主動問道“霍去病因何病死?武帝沒讓人醫(yī)治?”如果他手下有霍去病這等將領(lǐng),肯定會召集天下醫(yī)者為其醫(yī)治。
李念道“武帝極其喜愛霍去病,怎會不讓人為他醫(yī)治?”
“后世對霍去病的死因,多認(rèn)為是他領(lǐng)兵在大漠同匈奴征戰(zhàn),長時間處于艱苦環(huán)境,吃不好喝不好休息不好,日漸積累所致,但也有人認(rèn)為霍去病是感染了某種病而亡?!?/p>
“這兩種可能性較高,霍去病雖年輕,但長期頻繁領(lǐng)軍征戰(zhàn),且霍去病征戰(zhàn)時率領(lǐng)的是騎兵,??缭綌?shù)百里乃至上千里,對身體的負(fù)擔(dān)尤其嚴(yán)重,病癥暗積于身,一朝突發(fā),遂至暴斃;”
“至于感染上某種疾病而亡,匈奴人與漢人生活習(xí)俗不同,且匈奴人常同西域往來,帶有某種未知的疾病不足為奇,再傳染給霍去病也很有可能?!?/p>
“像武帝暗害、其他人出手謀害等原因,可能性不大,武帝正準(zhǔn)備再征匈奴,沒道理暗害霍去病,其他人也知霍去病得武帝喜愛,若被武帝知曉霍去病是被人謀害,武帝定會震怒?!?/p>
聞言,嬴政嘆道“霍去病,為其取名者是希望他一生去病去疾,無疾病之憂,然最后還是死于疾病之上?!?/p>
李念道“霍去病死后,武帝十分悲痛,允許霍去病陪葬在他的帝陵,并賜其謚號為‘景桓’……”
聽完武帝在霍去病死后的一系列操作,嬴政道“能得武帝如此,足見其對霍去病之喜愛,君臣相得至此,實為佳話?;羧ゲ槲涞壑畬?,然武帝實若待為子侄?!?/p>
李念道“霍去病由于太年輕,去世時僅留下一子,然此子也于六年后病卒,后雖有霍云、霍山過繼為霍去病之孫,然在宣帝時,因霍家某些作為,為宣帝滅族,霍去病由此絕后?!?/p>
雖取得了許多名將都望其項背的榮耀,但也太短暫了,死后甚至還絕了后,斷了香火,難道真有上天,看不慣霍去病在死前太順?
李念繼續(xù)道“武帝不僅征伐匈奴,解除匈奴對大漢之患,也征伐百越、衛(wèi)氏朝鮮,周邊諸國幾乎就沒有沒被大漢打過的。大漢也由此開疆拓土,威名播于四方!”
“至于大漢威名到了何等地步,看看大漢的使者便可知道。大漢會派使者前往諸國,這些漢使在他國境內(nèi)殺其他國家使者、殺國君、搶王后、掀起叛亂,對他國君王呼來喝去,視之如犬馬……”
李念越說越覺得有種莫名的既視感,漢使們的操作咋這么眼熟呢,想起來了,這不就是后世鷹醬搞的操作嗎?
原來鷹醬整的那些個操作,漢朝的祖先早就已經(jīng)干過了。
聽到李念話后,蒙恬、蒙毅眼皮子一跳,這些漢使都這么莽,這么膽肥不怕死的嗎?
但他們也想通了漢使會如此膽大的原因,有強(qiáng)盛的大漢在后為他們支持,諸國能對他們?nèi)绾?,敢對他們?nèi)绾危?/p>
甚至某些漢使還巴不得被人殺,那樣大漢才有出兵的理由要么我弄死你,要么你弄死我,但你要想清楚了,你弄死了我,明天大漢天兵就會從地上滋生出來,將你的國變成大漢一個郡。
難怪后世人思慕大漢,將之與那個叫作“唐”的王朝并稱“漢唐”,確實強(qiáng),而且是對外的強(qiáng),凌于諸國之上,能讓國民挺直脊梁,無須躬身事他國。
“漢使使于四方,不僅拓展了疆土,更促進(jìn)了文化學(xué)術(shù)方面的交流,但臣以為其中最重要的是給華夏帶回了許多未有的作物?!?/p>
“在臣所來自的后世有一個‘張騫嚴(yán)選’的說法,張騫是眾漢使中最出名的一位,其曾兩次出使西域,帶回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黃瓜、胡椒、核桃等多種作物?!?/p>
“既有水果,亦有蔬菜,更有調(diào)味料,豐富了我華夏飲食,影響頗為深遠(yuǎn)。因張騫帶回的作物在后世較為實用好吃,因而被后世人笑稱‘張騫嚴(yán)選’?!?/p>
李念又道“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文治武功皆有,在華夏歷代帝王中為翹楚,能與之相比者不多。然武帝有功,亦有其過,其雖鑄造了大漢之威名,卻也造成了一些問題?!?/p>
李念神色一正,“一為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雖武帝并無使儒家壯大之意,只是想借此加深其權(quán),但儒家也確實因武帝的政策得到了發(fā)展。”
“二為武帝頻繁用兵,雖打出了大漢之威,但也將文景二帝好不容易恢復(fù)起來的元氣再次消耗一空,而其還想再要用兵,卻不知民力已乏,造成關(guān)中流民超過二百萬人,不在戶籍者四十萬,出現(xiàn)了‘城郭倉廩空虛,民多流亡’‘天下虛耗,人復(fù)相食’的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