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片瀨優(yōu)彌一個小隊也不過50來人,在黑夜中與傭兵團相遇看似不堪一擊,但那是因為傭兵團兄弟們的軍事素質(zhì)和裝備都遠遠超過了日軍的原因。
但是如果把這支力量放在山頂上的掩體里防守,就是讓傭兵團的一分隊的兵王們在這種山勢陡峭狹窄的區(qū)域發(fā)動攻擊,也不可能輕易就能將他們消滅,而且還要付出不可預(yù)測的傷亡代價,這就是占據(jù)地利優(yōu)勢的好處。
而在黑嘴山完全被包圍的情況下,不要說多一個小隊的兵力,就是多了一個分隊,對小澤有志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力量。
果然,山下傳來的劇烈槍聲讓他的悔意加重了幾分。
這是從東面和北面?zhèn)鱽淼臉屄?,說明中國軍隊又在這兩個方面發(fā)起了試探性進攻。
要知道他現(xiàn)在手上的防守兵力看似還有400多人,但大多都是沒有裝備步槍的炮兵,他自己的中隊除去前途未卜的片瀨優(yōu)彌小隊,現(xiàn)在也只剩下2個小隊6個分隊的兵力。
而且在北面和東面他又分出了一個分隊和兩挺機槍,在西面也放了半個分隊和一挺機槍。同時他還要留下一個分隊和一挺機槍作為預(yù)備隊,隨時準備支援東、北兩個方向。
那么防御南面陣地的兵力就只有3個半分隊的力量和中隊部的10幾個后勤兵共計不到60人,防守的區(qū)域卻是達到200來米的寬度,還部署在前后配置的兩道陣地上,從兵力上來說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很快,傳令兵跑來報告的情況更是加重了他的擔憂。
在北面和東面發(fā)起進攻的中國軍隊同樣利用山勢曲奇的特點,在利用半山腰的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做掩體,跟山上守軍展開了對射。
通過傳令兵的通報,這兩個方向攻擊的中國軍隊的兵力也不過各是一個排,這也是東、北兩面山勢太過狹窄所決定的,你就是想派更多的兵力也施展不開。
而且現(xiàn)在是黑夜,日軍的照明彈數(shù)量也有限,不可能沒完沒了地朝各個方向都打。
所以他們射擊精準的優(yōu)勢根本發(fā)揮不出來,只能聽到動靜就開槍,而山下的中國軍隊也是冷不零星就從石頭后探出頭來開一槍。
雙方都是瞎人摸象一通亂槍互射。
但請別忘記,日軍只有半個分隊6個人,而且還有兩個專門伺候著裝彈非常吃技術(shù)的歪把子機槍,能夠參與對射的不過是一挺機槍4支步槍。
而中國軍隊則是有一個排,同樣是一個班在前,兩個班在后的部署,30幾支步槍哪怕大多是老舊的漢陽造,但是100來米距離的一個齊射也能讓6個小鬼子的心臟猛烈跳動一次。
老話說的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30來發(fā)子彈照著一個方向齊射無數(shù)次,就是瞎蒙也能蒙著個一兩次吧?
于是,首先是在東面的戰(zhàn)斗,雙方都有人中彈。
當然,小鬼子的成績會更好一些,交換比打成了1:2,小鬼子兩人受傷,中國方面1死3傷。
但是,別忘記小鬼子就只有6個,受傷的兩人一個是手臂中彈導(dǎo)致骨折,一個是肩膀中彈流血不止。雖說都不是什么致命傷,但是戰(zhàn)斗卻是不可能參加了。
而中國軍隊則是無此憂慮,反正老子有30幾號人,就跟你換唄,遲早把你狗日的換沒了,老子也不虧。
而北面的情況對小澤有志來說更糟,因為有一個鬼子死球了,還是個機槍手。
他當然知道這是中國軍隊的牽制進攻,而且戰(zhàn)術(shù)也比較高明,像是吃準了日軍兵力不足的弱點,并不急于進攻,就像是牛皮糖一樣粘住守軍,不進也不退,就和你玩瞎子摸象的對射。
打中你,老子就賺了,打不中也不虧。
但是對小澤有志來說,就有些難辦了。
對面的中國指揮官明顯也是個行家,知道如何揚長避短。
主要是自己的兵力太少了,如果在對射中己方的兵力不斷被削弱,誰知道這些中國軍隊會不會把牽制攻擊變成強行攻擊。
現(xiàn)在92步兵炮的曲射對于過于陡直的山勢來說,作用有限,主要是壓制對方的迫擊炮火力,但對進攻步兵的威脅有限。
真正能夠發(fā)揮威力的就是4挺重機槍和兩個小隊的4具擲彈筒。(這個時期日軍的一個小隊只配備了2具擲彈筒,在淞滬抗戰(zhàn)和長城抗戰(zhàn)后,日軍意識到擲彈筒在山地戰(zhàn)中的作用非常可觀,才在幾年后將小隊的擲彈筒增加到3具。)
重機槍肯定不能動用,那就只能派出擲彈筒了。
經(jīng)過一番權(quán)衡利弊后,小澤有志分別給東、北兩個方向派去了一個擲彈筒小組和一個分隊的炮兵中隊所屬的輜重兵。
這已經(jīng)是他對這兩個方向所能給出的最大支持了。
當然,效果也是杠杠滴,在派出支援部隊不久之后,傳令兵跑來報告,山下的敵人已經(jīng)被擲彈筒壓制住了,只是躲在隱蔽處偷冷槍,不敢再展開對射了。
但就在這時,南面的中國軍隊終于開始了第二次攻擊。
同樣是一個排在前,兩個排在后的配置,但是這次他們的動作更迅速,更堅決。
老炮筒帶著一個火炮組的10個人緊跟在1連2排的后面。
是的,這次進攻同